核小体定位和DNA甲基化之间的联系
这个研究(拟南芥中)通过微球菌核酸酶将染色质降解为单个核小体的形式,然后用Illumina GAII测序仪对每个核小体上的DNA进行测序,并且和单个核苷酸位点分辨率的DNA甲基化的分布模式进行比较,发现:在核小体上残绕的DNA的甲基化比核小体间隔区的DNA上的甲基化水平更高。这表明在全基因组范围内核小体的位置影响了DNA甲基化的模式,DNA甲基化酶倾向于对核小体上的DNA进行修饰。在人类的染色质上也有这种的规律,表明这是保守的。另外还发现,在基因中,核小体更多地集中在外显子区域,并且倾向于定位在外显子-内含子以及内含子-外显子交界区。不但如此,DNA甲基化和RNA聚合酶也集中在外显子区域。这和另外两种猜测一致,即:核小体定位调控RNA聚合酶的合成活性;DNA甲基化对外显子定界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