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每天摄取太多的盐,爱荷华大学的研究者最近发现,我们如此渴求盐,可能有这样一个原因:盐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
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家Kim Johnson和同事们发现,如果实验室老鼠摄取的氯化钠(也就是我们常用的食盐)不足,它们就不在去做那些本来喜欢的活动,比方说喝含有糖分的水或者按下一个刺激大脑中产生快感的按钮。
“那些一般能让大鼠产生快感的东西,不再发挥作用,这让我们相信,食盐摄取不足和对盐的渴求可能是和抑郁症相关的一个重要特征。”Johnson说。
虽然研究人员们不能仅仅根据这些症状就作为诊断抑郁症的全部标准,但是对于原本有兴趣的活动失去兴趣是心理抑郁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同时盐是天然的情绪激发物质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我们那么渴求过多摄取盐分,即使我们都知道高盐会导致高血压、心脏病和其他健康问题。
过去的研究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个人每日盐的平均摄入量为10克,这笔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所建议的每天大约4克高出许多,比我们身体的实际需要量高出8克。
Johnson目前受聘于自由艺术和科学院的心理和综合心理研究系、同时为Carveryixueyuan药剂系工作。他在7月号的《生理和行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对于上述发现的综述文章。除了报道了他们自己的研究发现,他们还回顾了其他人关于吃盐背后机制的研究。
我们如今吃的很多东西,从煎饼到千层面,都含有很高盐分,但是在很久之前,盐是很难获得的。盐的消费和价格在公元前2000年前后达到高峰,那时候盐刚被发现可以当做一种食品防腐剂。罗马的士兵就是用盐当做报酬。“薪水”(Salary)这个词就是从拉丁语“盐”的意思转化而来的。
即使在19世纪,冷藏机器逐渐取代了对盐的需求,因为人们喜欢这种味道、盐的的价格也不再昂贵,因此对于盐的消费还在继续增长。如今,我们对盐的摄取77%来自加工或者餐馆的事物,比如冷冻食品和快餐。
进化可能在人对于盐的渴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人类是从那些生活在咸咸的海水中的动物进化而来的。当他们登上路面,我们身体仍然需要钠和氯化物,因为这些矿物质在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让也可以进出细胞,还帮助神经细胞完成信号在大脑和身体间的传递。
不过由于人类在非洲这种炎热的气候中进化,汗水带走了身体中的钠。由于我们早期的祖先主要以素食为主,又远离海洋,盐因此变得稀缺。
“我们大部分的生理系统需要钠元素来维持正常工作,不过由于我们这个物种那时很难得到它,因此肾脏在进化过程中就变得对于盐特别吝惜。”Johnson说。
行为对于我们拥有足够的盐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像我们这样的动物天生就具备了一套可以品尝出咸味的味觉系统,而我们的大脑也会记住盐的来源——比如富含盐的土地。当我们吃到盐,大脑中的快乐机制就会被启动。
所以我们的身体需要盐、知道怎么去找到盐,也知道如何节约用盐。不过如今的科学家们正努力寻找我们滥用盐、用盐上瘾的证据,就和毒品差不多。
成瘾的一个迹象就是即使我们知道它有害,但还是会继续实用它。很多人被告知应该为了健康而肩上钠的摄取,不过他们却很难做到,因为他们喜欢这种味道,觉得低钠的食物没有味道。
成瘾的另一个方面是当不提供毒品的时候,我们会产生对它的强烈渴求。Johnson和同事的实验发现,大鼠在使用毒品后或者降低了盐的摄取之后,大脑活动会出现相似的变化。
“这表明,人们对盐的需求和渴望可能和毒品成瘾和滥用有着相同的大脑机制。”Johnson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