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转)

[复制链接]
查看: 1439|回复: 0
发表于 2009-6-3 20: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现在很多人怀揣的梦想,有的去外国读博,有的准备去国外联培一年,两年镀金,出国对于我们在国内读大学的人,看着就是一个美丽的梦想,父母的荣耀,出国了,就意味着回来是个海龟,好工作,洋房等等都在等着我们。至少也能感受一下异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氛围。

而且国内一般也把能够出国读书的人定义为好学生,牛人。GTER,太傻等等出国的网站年年飞跃版,大家报offer时,都说这个是大牛,那个是大牛(其实去往top 10牛校的很少,大多数人的全奖都是30-50甚至100左右的学校),但是3-5年后博士毕业,一切的工作和未来,好像从来没有人考证过,也没有人尝试对比过,国内和国外的优缺点,究竟出国后的工作定位和回国时机如何考虑。

首先,出国原则性是对的,至少也开阔一下自己的视野,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履历,不同的文化,总会给人的一生带来点什么。学会了独立,学会了接纳。人在异乡,总要成熟起来。

但是这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出国的全奖一般都是意味着要读PHD,5-6年的青春被老美买断,的确我们能学到很多国内学不到的东西,那里的试验条件很不错,但现在的差距却只是在软件方面,试验用品的一次性消耗让我们觉得暗爽,老师的科研态度让我体会做学问的单纯。一切都是那么的优越。让我们感到,恩,不错,这才是生活!每天都忙忙碌碌的,虽然很累,可是内心却充实,我告诉自己,自己来这是要好好学知识的,要把握时机。

但是日子久了,就要考虑之后的事宜了。5年之后博士毕业,做什么工作呢?中国的学生往往从小被教育就是考上名校,而之后就是升官发财了,但是如何升官发财却从未被提及,甚至从未被教育……

以下就分成了几派了:
第一排:不适应科研生活,感觉自己的一辈子不能天天对着paper活着,(聪明的人读博期间就打听好的哪个领域就业好,转master)这里举个例子,比如学生物或者化学的,可以看到未名BBS上很多人说是两大火坑,可能上面的人都是第一派人,根本就是冲着全奖的名声和出国的梦想来到国外,前几年吃个哈根达斯(中国的教育问题,拿垃圾当……)感觉这才是生活,后几年才发现5年过去了,科研不适合自己,想海龟了,还没有什么履历,天天就怒骂,这个恶火坑那个火坑了。所以如果自己认为自己不想搞科研,出国最好读个master,毕业后一般定位5-8万刀每年,没有大富大贵,但是在美国可以基本的生活,有车有房,一生如此,生活得条件比较宽松,四处旅游,适合没有太大志向的人(这也是女孩子来带美国不愿意回国的主要原因,化妆品便宜,生活没有那么多世俗,空气好,总体来说对女性也比较尊重)

第二派:
1。志向没有冲着诺贝尔,靠科研讨生活:适合科研,这类人,基本国内就是头脑的天赋很高,5年博士做完,履历就很优厚,一般设想就是做几年博后,弄个CNS,回国做PI,或者去985,211当教授,最次也能去非一类的211做个副教授。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本质的东西,国内的科研软环境,一般现在回国靠的就是一作的CNS,最次也要PNAS等等才能混个副教授,但是要主要,随着近30年海龟的欺骗,国内的高校研究院所也聪明了,拿出100万科研启动经费,50万左右的安家费,3年的试用期来看看你是不是真金,如果是一切条件都好说,如果不是对不起请回伟大的国外吧。说到这,就不得不说第二派的第二种人

2。本身科研很强,知道自己的定位是外国重点院校,重点实验室的faculty.本身5年博士,可能就发了cns,这类人一般出国的offer也都是top10牛校牛专业,国内大学至少985,而且本科一般就几篇SCI了,我接触过几个,当我惊讶于他harvard PHD时他却说本科就是清华,没觉得如何,比他牛的太多了,我想可能国内的同学考完G都认为美国人的智商都是100左右的低水平,但是PHD的五年,无论从适应,语言和创新能力,老外还是很猛的,而且毕竟我们要适应环境,而且必须承认在纯洁的学术圈,也存在人种的歧视,就好似医学,国外根本没把协和当回事,认为中国医学就是落后的,哪个医学院毕业都无所谓。这类牛人,博士毕业后,也要再去牛校做几年博后,一般换过1-3个地方后,时间4-X年后(看运气和实力了,国外万年博后比比皆是),文章背景,grant都很强后,找到一个学校的faculty职位,从助理教授开始慢慢熬,一般第一代移民是很难成为教授的,课题的申请毕竟里面涉及到学术圈子的问题,我们融入圈子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这类人一般就成了回国的长江学者,院士,但是他们有时候也不愿意回国,只是国内留名,赚取后路和大量国内免费的劳动力,圆他们的无知的出国梦想。国外很少人读华人的PHD,除非华人的传统强科,物理,化学等等。

第三派:完全不适合国外生存的人

国内已经是牛校牛导的学生,而且社会能力很强,经常和老板拿大项目,老板至少是973负责人,很多都是院士,如果这样因为出国的梦,放弃国内,出国读博,完全浪费自己的前途,中国是靠关系的,申请课题如此,进入学术圈子如此,这类学生出国的机会很多,网络上看到很多985的同学,能留校,但是考虑国外给postdoc了或者全奖读博,心动了,其实完全不用考虑,博后机会年年有,但是985留校机会越来越难得,正如第二派那么牛的人的出路,真不应该随意出去。985,211出国的机会太多了,站好地方观望,总要比没地方四处碰壁的强

举个例子,我二哥 985牛学院博士,5年毕业1X篇SCI,毕业后去清华做博后,跟很有前途的院士,国内站稳脚跟,然后出去博后两年,回国就副教授了 省了很多麻烦,国也出了,世面镀金一切都没有耽误!

当然以上面对的还是很多出国读博,做科研的人群,如果出国经商,或者MBA,由于同学比较少,所以只能说出路和前途都要比PHD强的多,有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在南非做生意不是大生意,就是倒腾小商品,他考了东京大学,要走一条自己的路,但是毕业后却打破以前所以鄙视父母设计的路,说死也要回南非经商,科研,大学看似一条光明大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而且总结来说适合的人太少,科研是给不为了生机考虑的牛人准备的,如果想靠科研赚钱的人,最好选择好出国的时机,可以说读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国外人职业规划很早,所以可以看出来实验室都是印度阿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 这个还看不出点端倪吗?

接下分析一下收入,大家就会发现为什么都要回国了,国内的课题经费20%可以说就是自己的……一个教授1000万的项目,每年多少呢?不用我多说,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驱使每一个海龟。但是这样的本土教授的人际关系学可以说国外是学不来的,纯搞科研要背景非常强才可以……所以如果回国必须要确定自己有一个很好的社会社交能力,如果没有还是赚8万刀比较现实。

再说了,万年博后,一般一年赚5万左右,faculty开始也就是4万多左右,就算是副教授也不会超过8万,课题费用可不是随意挪用的,赚钱的方式就是四处演讲,一般一次5000美金吧

这个 金钱的利益就是主要的回国动力,所以要好好考虑出国的时机和回国前的自我分析

再者就是身份问题,女孩子好解决,找个有绿卡的结婚就可以了,而男孩子没有身份,娶老美?更难,同学出国5年,泡美国mm 聊天笑话软环境很是很难理解,包括我们的饮食文化,一个人拿个酒杯四处溜达聊天就是美国的社交,你不懂他们的笑话和话题,如何融入?无论你多牛,很难找到女朋友,这个就是为什么海龟要回国骗女孩子了,因为国外完全没有市场,很多出国的人这点也要考虑了,身在异乡,搭伙过日子的有(国内都有丈夫,妻子)这种可怜的生活究竟如何造成呢?应该不用多说了。

而国内的创业环境,作为本土人,看到的机遇多,本科毕业何必非要搞科研?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靠技术转化为专利,专利转化为金钱吧
很多钱不是那么赚来了,甚至农民思维好了 每年几百万也不是问题 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不再是大学,公务员就是好的职业,大学生创业不也是一个好事吗?出国5年,创业的动力和思维的差异,会严重影响你我的未来……

而且国外人的思维和中国人的人情冷暖,也是我们要考虑的原因,中国人5000年最会什么?

答:崇洋媚外,窝里斗!

国外更是这样

P.S.: 以上是自己的一些考虑和对未来的思索,故意屏蔽了一下我的经历和私人专业问题,所以没有详细的说,希望大家多考虑15年的规划,而不是盲目出国,毕竟2030年中国的强大虽然超不过美国,但是发展条件和家的感觉让我觉得国内很好

适者生存,中国不懂关系学,那就去外国安度余生吧 呵呵

期待大家把感悟也写出来,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