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咬合不好易患阿尔茨海默氏症

[复制链接]
查看: 1106|回复: 0
发表于 2011-9-21 04:3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牙齿不整齐就可能患上阿尔茨海默氏症(早老性痴呆症),这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证明,这种说法至少在大白鼠身上是正确的。

日本冈山大学的科学家森田学等人将大白鼠的臼齿切削掉一部分,使牙齿不能正常咬合。8周后,大白鼠脑内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质总量上升至正常水平的4倍以上。这种蛋白质在大脑中过量积聚是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重要诱因。

阿尔茨海默氏症又名早老性痴呆症,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临床症状包括认知、记忆和语言功能障碍等,迄今无有效疗法,及早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

森田学分析说,牙齿咬合情况恶化后,肌体会出现应激反应,刺激大脑中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质增加。

日本科学家随后治疗了这些大白鼠的臼齿,使之恢复正常咬合能力。手术4周后,大白鼠大脑内的贝塔淀粉样蛋白质数量也下降到正常水平。

日本科学家认为,类似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在人的身上。他们建议,牙齿不整齐导致牙齿咬合不好的人,应该尽快治疗,免得久拖后诱发阿尔茨海默氏症。(钱铮)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该贴已经同步到 唐唐的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