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到Dr.Linzhen在论坛里说,人家积累了才2007到2008的中国大样本糖尿病调查结果,就能上新英格兰杂志了;中午跟师兄闲聊,谈起某大学附属医院一教授,积累了大量的乳腺癌病例,奠定了强大的资料基础,在这个平台上做科研,最近文章不断;也是在上个月回国的时候,看到另外一个大学的一个骨科教授,积累了五六年的资料,有了这些资料为根基,临床科研做得如鱼得水……
这些例子在身边越来越多,给我很大的一个启发,科研需要积累;经过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艰苦积累,我们的科研才有可能真正厚积而薄发;但是,是否我们每个人都在注重科研的积累了呢?我想,我身边很多实验室,尚未真正重视:上届毕业师兄的标本,有多少是列好清单,整齐存放了;上届师姐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技术难点,最后如何解决突破,又有多少被仔细记录下来,传承到师弟师妹手上了;就是上个月课题组同学做的读书报告时,里面提到了那篇文章哪些idea值得我们借鉴,哪些技术手段我们可以引用,又有多少人记得呢?实验资源,技术,idea,有多少已经无踪可寻……
在没有积累的实验室里,有多少刚入学的新生,在为该做什么课题烦恼?有多少找到课题方向的学生,在为技术细节苦恼?又有多少已经在撰写论文的准毕业生,在为找回之前阅读过的文献而重复劳动?
积累是个长时间的过程,朝夕的积累和沉淀,才有可能真正做出像样的科研。对此,我是深有感触。还是一年前,开始对石骨症产生了兴趣,当时也查阅了不少文献,正好当时频繁在新科学网站里潜水,就把文献传在了那个网站,后来因为其他课题分心,也暂时搁置了这方面资料的收集。直到两个月前,又碰到石骨症病例,才把这件事情重新收起,又恰逢新科学网站推出群组讨论区功能,我就在上面建立了个石骨症群组,添加石骨症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病例资料,朋友还帮忙写了个帖子:"在追寻石骨症的路途上",之后,慢慢有了各种病例的上传,也有网上不相识的朋友开始告知哪里有石骨症患者,一切似乎开始进入正轨,石骨症的病例库,文献库正在慢慢形成。当然,我相信,这个积累,还是需要多年的时间,但我也相信,通过这些积累,将来可能会对石骨症的病因和治疗产生新的认识一样。
正如新科学网站其中一条宣传语所说:“每天一点,存起你的小小知识库”。如果你希望改变你的知识库,如果你希望改变你的实验室,不妨尝试一天积累一点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