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晓东全职回国任职第二任北京生科所所长说起

[复制链接]
查看: 3593|回复: 1
发表于 2009-7-16 22: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北京媒体报道。7月6日晚,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理事会向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博士发放第二任所长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组长李源潮会见王晓东博士。他指出,要加快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为回国创新创业的海外留学人员提供更好的环境,努力让他们发展得更好。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由科技部、北京市等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王晓东博士是改革开放后出国留学人员中第一位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2004年曾受聘担任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最近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全时回国工作。在王晓东担任第一任所长时,尽管因为总总原因,他还无法全职回国。但他把许多心血都扑在这个所里。过去四年多,他与他的伙伴们在招聘研究人员,研究世界生命科学前沿课题,培养人才及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
据有关人士披露,在由六名诺贝尔获奖者组成的专家顾问组对研究所第一期的评价非常高。他们的评语是,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研究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创建这么高水平的研究所,发表这么多的一流杂志论文。在过去三年里,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平均每年发表Cell,Nature和Science (NSC论文)四到五篇。国家总共投入9亿人民币。目前有20多位PI,700名工作人员。研究室主任是全球招聘的。不需要写Grant,但也不是终生制。笔者不久前访问过该所,对该所的管理,研究效率和人才济济印象深刻。笔者的一位朋友最近发表了Nature的文章,马上被该所研究院邀请到该所讲学。说明他们非常关注热门研究领域和学术带头人。所里每年邀请许多著名学者来所里讲学交流。同时他们在北大清华和协和招收最优秀的学生。每个实验室有非常好的设备和实验人员。整个研究所的研究氛围非常好,公共服务设施也很齐全,没有什么内耗,更没有国内院校的务虚和形式主义。这种独特的学术环境或许是这家研究所能够迅速成长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
据可靠消息,国家打算扩大对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的支持,增大研究员编制一倍,争取在发表高水平论文也能翻倍。中国生命科学未来几年会有很大的发展,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将是国内的一面旗帜。我们应该为王晓东,施一公和饶毅等世界一流科学家能回到国内担任领军人物而感到幸运。前一段时间,有人喜欢抓住某人还没有全职回国大做文章,指责他们是欺骗国家经费。其实这些科学家根本不缺乏经费,国家看重他们,一定会有经费落实。他们也没有必要欺骗国家。国家不会这么傻,把经费砸在一帮骗子身上。国外有一大批事业有成的科学家工程师。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很多人会回来。会帮助中国的科学发展和进步尽心尽力。
王晓东等学术带头人全职回国是肯定的事,在全职回国之前,需要妥善安排美国实验室的事务和学生后路,这是很正常的事。为什么有人喜欢抓住这些枝节问题,大做文章?好在王晓东等人并不介意别人的批评和责难,而是用行动给予最有力的回答和解释。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正是像他们这样的高端人才,我们不要对他们求全责备,要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们很少唱高调。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事。他们是非常Productive的科学家,也是未来中国科学家冲击诺贝尔奖的希望所在。让我们互相共勉,齐心协力,为中国的生命科学事业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7-16 22: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顶我的偶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