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 搞科学和写文章:不做实验的VS做实验的

[复制链接]
查看: 4437|回复: 5
发表于 2010-8-13 07:0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表面上看,有些人不做实验,却写出了划时代的文章。

例如,爱因斯坦关于解释“光电效应”的文章,爱因斯坦自己没有做实验,但是别人替爱因斯坦做了,而且做实验的还是高手。当然了,爱因斯坦更是高手中的高手。

1899—1902年间,勒纳德(P·Lenard)对光电效应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命名为光电效应。1905年,爱因斯坦在《关于光的产生和转化的一个启发性观点》一文中,用光量子理论对光电效应进行了全面的解释。1916年,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精密的定量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的理论解释,从而也证明了光量子理论。(来自百度百科

1905年,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爱因斯坦一没有实验室,二不喜欢自己做实验。但是,这并不影响爱因斯坦写与实验有关的文章。

爱因斯坦相对论里的一些(光速)的实验数据,也不是爱因斯坦自己做的实验,耗时费力的“以太漂移”实验,爱因斯坦也没有为此开支分文,但是爱因斯坦把这个实验结果用到了底!

现在有些老板科学家是自己不做实验的,是手下的团伙(或团队)替做了,这是小儿科,因为能复制这种模式的人太多了。

爱因斯坦则是高手中的高手,替爱因斯坦做实验的人,都是别人(或别人的团队或别人的团伙),和爱因斯坦一点关系都没有,爱因斯坦不用给那些做实验的人支付一分一厘,白(引)用他们的实验数据,连个虚名也不给挂。这就是科学研究的高手,是中国真正最缺少的人才。

实事求是地讲,就现在的行情来说,做实验的人更容易写出文章。但是,如果说做实验的人容易出新东西那就错了。

绝对不是有设备有经费就能做出完全新的东西,你有设备有经费可以出实验数据和实验结果(处女结果,自己解释不了),但是不一定能“出”新的东西。有时候,你就是做出了世界上第一次新(原始新)的东西,你也会视而不见,你没有洞察力能意识到你的实验结果是个新的东西。

我在东营听过科学院金属所一位搞纳米管的权威专家的报告。他讲过一句题外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的话的大意是:

“他们很早以前就拍摄过碳纳米管的照片,比日本人都早。但是,当时他们不知道那是碳纳米管,直到日本人发表文章之后,回过头来看,才知道他们当年拍摄的照片就是碳纳米管的。”

事实表明,你不缺实验设备,也不缺实验经费,你也不缺一流的实验结果(没有解释的处女结果),但是,你不会解释你的实验结果,因为你看不懂你自己的实验结果。

如果再有机会,你(和你的小组)在世界上又第一次做出一个完全新的实验结果,你可能还不知道你的实验结果是个什么东西。

什么叫第一新呢?

就是领头地新,后面可以跟着一大串的新。

例如,当日本科学家点破了碳纳米管之后,中国科学家可以跟在日本人后面,也搞点新花样,但是无论如何也跑不出碳纳米管的圈子了。

由此可见,会做的实验的人很多,善于做实验的人也很多。

但是,能做出世界第一新的实验结果的人,却是不多的。

能解释世界第一新实验结果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自己不做实验却能解释世界第一新实验结果的人,有多少呢?

有X个,不妨如下计算:

X=1/N

N,是全国有番号学者的总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3 10: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学科不做实验室不行的,实验总要有人来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wudc 于 2010-8-16 08:55 编辑

科学本来就是人与人合作的产品。何必搞得这么势不两立呢。

倒是如今,学者们对科研合作有严重的错误认识。如今有老板和手下的分工,也存在老板霸占手下创造的知识的行为。当然其中有复杂的利益关系。这就要看手下愿不愿意度让知识产权给老板了,不愿意就搞僵算了。我看时下软骨头多,多数人不愿意与老板搞僵,怕搞僵了就拿不到眼前的那份利益。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相互交流,互通有无。遗憾的是很多学者把它理解成交换利益,度让署名。奇怪的是许多隐秘的交换利益,度让署名还写进了协议书。这难道不会让未来的子孙笑话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我创造的知识免费贡献给世界”。遗憾的是很多学者无法理解免费的意义。凡是免费的不去做,唯有眼前利益的才去做。这难道不会让过去的前辈讽刺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我创造的知识必须由我署名”。遗憾的是很多正在当手下的学者不敢向老板挑战,任由剥削还乐此不疲。这难道不会让现在的自己沮丧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相互尊重地引用,对自己有帮助便引用。遗憾的是很多学者专挑著名期刊的文章来引用。这难道不会让自己与其他期刊的好文章失之交臂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第一时间发表观点。遗憾的是很多学者甘愿在SCI里排队。这难道不会让自己痛失发表时间的优势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有设备的做实验,有想法的讲观点。遗憾的是很多学者相互之间落井下石,有设备的坚持旧观点而不去做实验验证他人的新观点;有想法也只是坚持旧实验否认别人做的新实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5 11: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iangwudc 于 2010-8-16 09:01 编辑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百家争鸣。遗憾的是很多学者唯欣赏国外,唯欣赏SCI。这难道不会让别国内和SCI之外的人看笑话吗?
真正的科研合作是有理讲理,无理旁观。遗憾的是很多学者(也学他们算不上学者)上来就对异己的观点横加藐视和谩骂。这难道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吗?自己就从来不发表异于他人的观点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19 08: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实验就会很忙,没有时间看很多的文献,然后导致也搞不懂自己的实验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8-25 22:3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验固然很忙,但是不想让自己一直成为一个技术工人就必须自己看文献,形成自己的思路,锻炼自己的写作和思维以及口头表达能力,我正在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图文
Copyright;  © 新科学想法 2016-2017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0686号   ( 浙ICP备09035230号-1 )